种类 | 活塞式气缸 |
---|---|
缸径 | 334(mm) |
气缸数 | 5 |
理论作用力 | 2(N) |
最大负荷 | 12(N) |
最大力距 | 4(Nm) |
重量 | 0.5(kg) |
适用范围 | 11 |
加工定制 | 是 |
品牌 | SMC |
型号 | AMH450-10-T |
SMC气缸引导活塞在其中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工质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涡轮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等的壳体通常也称“气缸”。气缸的应用领域:印刷(张力控制)、半导体(点焊机、芯片研磨)、自动化控制、机器人等等。英文名:cylinder
1
编辑本段SMC气缸种类气压传动中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气动执行元件。气缸有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和作往复摆动的两类(见图)。作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又可分为单作用、双作用、膜片式和冲击气缸 4种。
①单作用气缸:仅一端有活塞杆,从活塞一侧供气聚能产生气压,气压推动活塞产生推力伸出,靠弹簧或自重返回。
②双作用气缸:从活塞两侧交替供气,在一个或两个方向输出力。
③膜片式气缸:用膜片代替活塞,只在一个方向输出力,用弹簧复位。它的密封性能好,但行程短。
④冲击气缸:这是一种新型元件。它把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活塞高速(10~20米/秒)运动的动能,借以作功。冲击气缸增加了带有喷口和泄流口的中盖。中盖和活塞把气缸分成储气腔、头腔和尾腔三室。它广泛用于下料、冲孔、破碎和成型等多种作业。作往复摆动的气缸称摆动气缸,由叶片将内腔分隔为二,向两腔交替供气,输出轴作摆动运动,摆动角小于 280°。此外,还有回转气缸、气液阻尼缸和步进气缸等。
SMC气缸作用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构作直线往复运动、摆动和旋转运动。
编辑本段SMC气缸分类直线运动往复运动的气缸、摆动运动的摆动气缸、气爪等。
编辑本段SMC气缸结构气缸是由缸筒、端盖、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组成,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SMC气缸原理图
1)缸筒 缸筒的内径大小代表了气缸输出力的大小。活塞要在缸筒内做平稳的往复滑动,缸筒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0.8um。对钢管缸筒,内表面还应镀硬铬,以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并能防止锈蚀。缸筒材质除使用高碳钢管外,还是用高强度铝合金和黄铜。小型气缸有使用不锈钢管的。带磁性开关的气缸或在耐腐蚀环境中使用的气缸,缸筒应使用不锈钢、铝合金或黄铜等材质。 SMC CM2气缸活塞上采用组合密封圈实现双向密封,活塞与活塞杆用压铆链接,不用螺母。 2)端盖 端盖上设有进排气通口,有的还在端盖内设有缓冲机构。杆侧端盖上设有密封圈和防尘圈,以防止从活塞杆处向外漏气和防止外部灰尘混入缸内。杆侧端盖上设有导向套,以提高气缸的导向精度,承受活塞杆上少量的横向负载,减小活塞杆伸出时的下弯量,延长气缸使用寿命。导向套通常使用烧结含油合金、前倾铜铸件。端盖过去常用可锻铸铁,现在为减轻重量并防锈,常使用铝合金压铸,微型缸有使用黄铜材料的。
编辑本段产品系列根据工作所需力的大小来确定活塞杆上的推力和拉力。由此来选择气缸时应使气缸的输出力稍有余量。若缸径选小了,输出力不够,气缸不能正常工作;但缸径过大,不仅使设备笨重、成本高,同时耗气量增大,造成能源浪费。在夹具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增力机构,以减少气缸的尺寸。
日本SMC标准气缸端盖上设有进排气通口,有的还在端盖内设有缓冲机构。杆侧端盖上设有密封圈和防尘圈,以防止从活塞杆处向外漏气和防止外部灰尘混入缸内。杆侧端盖上设有导向套,以提高气缸的导向精度,承受活塞杆上少量的横向负载,减小活塞杆伸出时的下弯量,延长气缸使用寿命。导向套通常使用烧结含油合金、前倾铜铸件。端盖过去常用可锻铸铁,现在为减轻重量并防锈,常使用铝合金压铸,微型缸有使用黄铜材料的。
缸筒的内径大小代表了气缸输出力的大小。活塞要在缸筒内做平稳的往复滑动,缸筒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0.8um。对钢管缸筒,内表面还应镀硬铬,以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并能防止锈蚀。缸筒材质除使用高碳钢管外,还是用高强度铝合金和黄铜。小型气缸有使用不锈钢管的。带磁性开关的气缸或在耐腐蚀环境中使用的气缸,缸筒应使用不锈钢、铝合金或黄铜等材质。
SMC 气缸所设缓冲装置种类很多,上述只是其中之一,当然也可以在气动回路上采取措施,达到缓冲目的。 组合组合气缸一般指气缸与液压缸相组合形成的气-液阻尼缸、气-液增压缸等。众所周知,通常气缸采用的工作介质是压缩空气,其特点是动作快,但速度不易控制,当载荷变化较大时,容易产生“爬行”或“自走”现象;而液压缸采用的工作介质是通常认为不可压缩的液压油,其特点是动作不如气缸快,但速度易于控制,当载荷变化较大时,采用措施得当,一般不会产生“爬行”和“自走”现象。把气缸与液压缸巧妙组合起来,取长补短,即成为气动系统中普遍采用的气-液阻尼缸。气-液阻尼缸工作原理见图42.2-5。实际是气缸与液压缸串联而成,两活塞固定在同一活塞杆上。液压缸不用泵供油,只要充满油即可,其进出口间装有液压单向阀、节流阀及补油杯。当气缸右端供气时,气缸克服载荷带动液压缸活塞向左运动(气缸左端排气),此时液压缸左端排油,单向阀关闭,油只能通过节流阀流入液压缸右腔及油杯内,这时若将节流阀阀口开大,则液压缸左腔排油通畅,两活塞运动速度**快,反之,若将节流阀阀口关小,液压缸左腔排油受阻,两活塞运动速度会减慢。这样,调节节流阀开口大小**能控制活塞的运动速度。可以看出,气液阻尼缸的输出力应是气缸中压缩空气产生的力(推力或拉力)与液压缸中油的阻尼力之差。
CE2 行程可读出气缸(带制动型)
CEP1 高精度行程可读出气缸
CG1/CG1W… 气缸
CJ2/CJ2W… 气缸
CJ2X/CUX/CQSX… 低速气缸
CJP/CJPB/CJPS 针型气缸
CLQ/CLQ 薄型锁紧气缸
CLS/CLS 带锁气缸
CNA/CNAW 带锁气缸
CNG 带锁气缸
CNS/CNS 带锁气缸
CQM 薄型气缸
CQM/CQM 薄型气缸
CRA1 摆动气缸
CRB1 摆动气缸
CRB2 摆动气缸
CRBU2 自由安装型摆动气缸
CRJ 微型摆动气缸
CRQ2 薄型摆动气缸
CS1/CS1W/CS1 * Q 气缸
编辑本段SMC工作原理根据工作所需力的大小来确定活塞杆上的推力和拉力。由此来选择气缸时应使气缸的输出力稍有余量。若缸径选小了,输出力不够,气缸不能正常工作;但缸径过大,不仅使设备笨重、成本高,同时耗气量增大,造成能源浪费。在夹具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增力机构,以减少气缸的尺寸。 气缸 下面是气缸理论出力的计算公式: F:气缸理论输出力(kgf) F′:效率为85%时的输出力(kgf)--(F′=F×85%) D:气缸缸径(mm) P:工作压力(kgf/cm2) 例:直径340mm的气缸,工作压力为3kgf/cm2时,其理论输出力为多少?芽输出力是多少? 将P、D连接,找出F、F′上的点,得: F=2800kgf;F′=2300kgf 在工程设计时选择气缸缸径,可根据其使用压力和理论推力或拉力的大小,从经验表1-1中查出。 例:有一气缸其使用压力为5kgf/cm2,在气缸推出时其推力为132kgf,(气缸效率为85%)问:该选择多大的气缸缸径? ●由气缸的推力132kgf和气缸的效率85%,可计算出气缸的理论推力为F=F′/85%=155(kgf) ●由使用压力5kgf/cm2和气缸的理论推力,查出选择缸径为?63的气缸便可满足使用要求。
编辑本段SMC公司介绍
SMC(中国)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了世界**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技术、设备。全套设备主要包括:全自动精密压铸生产线、压力成形生产线、数控精密专用加工生产线、表面处理涂装生产线、自动-半自动组装检测生产线等世界**的生产线。目前,SMC(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日本制式、美国制式、欧洲制式)五大系列气缸和新型号的气动三联件已经远销全球20多个**与地区。
SMC气动元件超过11000种基本系列,610000余种不同规格,主要包括气动洁净设备、电磁阀、各种气动压力、流量、方向控制阀、各种形式的气缸、摆缸、真空设备、气动仪表元件及设备,以及其他各种传感器与工业自动化元器件等。
编辑本段建设发展SMC总公司于1994年9月开始在北京投资建厂,当时投资总额为20亿日元,建立了占地面积为20000m2的**工厂。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SMC的**工厂尚未竣工时**了第二工厂的建设。二厂的占地面积为60000m2,相当于一厂的3倍。几年来,SMC(中国)公司似乎是与自己赛跑的人,不断追加投资,投资总额已达120亿日元,注册资金达100亿日元。SMC的策略很简单:建好一座厂房,引进先进设备,培训一批人才,巩固**业绩。SMC下一步建设的第三工厂的厂址选在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占地面积更达到180000m2,相当于整个出口加工区面积的45%。为了加强对客户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SMC(中国)公司设立的营业所已经遍及上海、南京、无锡、天津、哈尔滨、西安等13个大城市。
**,全球化战略投资SMC在北京建立的大型现代化企业是面向全球的气动元件生产、出口基地。也**是说,SMC在中国的投资是出于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选择,而不是出于区域性投资的考虑。
第二,空降精锐部队SMC(中国)公司从日本引进了当今世界同行业**精锐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全套设备主要包括:全自动精密压铸设备、精密数控加工机床、程控阳极氧化处理生产线、自动化喷漆涂装线、冷压成形机、组装生产线、自动检测机,形成了精密铸造――精密加工――表面处理――组装――出厂检验,完整的气动元件现代化生产工艺流程。
第三,统一的质量标准SMC的质量标准是全球的,SMC(中国)公司是中国气动行业中**家率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曾经有人对赵彤说,如果将SMC产品的质量降低一半、价格也降低一半,其产品可能在目前中国更有市场。赵彤则将产品分为四类,即高质高价、高质低价、低质高价、低质低价,第三种无疑会被淘汰,第四种的市场空间留给其他竞争对手,高质低价是企业、用户永远追求的目标。SMC绝不会只为眼前的利益,放弃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即进行产品开发时不将中国客户与世界上的其他客户区别对待,而是始终采取高质量的市场策略,耐心地等待中国市场的成熟,培育市场的成熟。
第四,精益求精的气动产品大全SMC对客户永远不说No,尽力满足客户的各种特殊需求。“精益求精的气动技术,应有尽有的气动元件”是赵彤亲自订下的基调,也是SMC对客户的承诺。SMC(中国)公司正在生产的5大系列气缸(日本制式、美国制式、欧洲制式)和全系列的气动三联件FRL产品均为2000年末、21世纪初**设计的产品,具有国际**水平。
第五,彻底的本地化管理SMC通过派中国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到日本去学习研究,通过在建厂初始阶段请大批的日本工程技术人员到中国工厂进行技术指导,使中国的年轻人能够迅速掌握完整的现代化生产加工工艺。SMC(中国)公司在建厂初期,有60余名日本人进行技术指导。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的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资金管理、预决算管理、SMC全球连接核算等管理、技术均由中方人员独立承担,公司目前仅有5名日本人。在采访中,记者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SMC(中国)公司是跨国外商独资企业本地化的典范。
第六,在世界广泛合作SMC于1967年在澳大利亚迈开了打入国际市场**步。如今,在39个**,设立了230个营业所。随着SMC国际行销网络的扩展,SMC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20%。2010年SMC 与北美**大的工业零配件经销商之一,BDI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BDI在全球11个**有130多家分公司(中国的独资子公司是:必迪艾(天津)轴承有限公司),强强联合,扩大世界市场份额。
编辑本段SMC(中国)有限公司大事1993年6月——在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了气动技术中心
1994年9月——SMC(中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1995年3月——SMC(中国)有限公司营业部成立
1995年6月——**工厂1号栋厂房奠基
1996年6月——**工厂1号栋厂房竣工、CYL生产设备搬入
1996年7月——**支气缸MBB80-100诞生
1996年9月——**批气缸出口日本
1997年1月——第二工厂建立,**工厂2号栋厂房,第二工厂1、2号栋厂房竣工
1997年8月——SMC北京职工宿舍竣工
1997年9月——SMC北京工厂开业典礼
1999年8月——**批气缸出口美国
1999年9月——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1999年10月——第二工厂3号栋厂房竣工、FRL生产设备搬入
1999年12月——**批气缸出口欧洲
2000年4月——**个FRL产品AR10-M5诞生
2000年8月——**批FRL产品出口日本
2000年8月——第二工厂4、5号栋厂房奠基开工
2000年8月——第三工厂18万平米土地购入
2000年10月——建立南京理工大学气动技术中心
2001年6月——第二工厂4、5号栋厂房竣工
2001年10月——第三工厂1、2号栋厂房奠基
2001年11——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002年1月——通过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2年3月——被评为北京工业外商投资企业100强
2002年3月——被评为2001年度工业系统出口500强
2002年6月——上海分公司成立
2002年6月——上海浦东温控器技术支持中心成立
2002年10月——SMC上海交通大学气动技术中心成立
2003年2月——获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2001-2002年度北京国际经贸外商合作奖
2003年4月——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单位
2003年6月——被评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5大出口企业和5大实际投资外商企业
2003年8月——被评为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单位
2004年5月——上海分公司土地签字仪式举行
2004年7月——在2003年度中国机械500强企业名单,SMC(中国)有限公司作为气动行业**代表榜上有名(333位)
2004年9月——SMC(中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奠基典礼
2004年9月——根据《日本经济新闻》2004年9月21日发布的结果,SMC在2004年度评选选出的日本**企业300强中名列第32位
2005年——北京第四工厂奠基,“SMC中国”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机械500强企业”
2006年——SMC中国”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机械500强企业”
2007年——SMC中国”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机械500强企业”
2008年——SMC中国”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机械500强企业”。“SMC Corporation”被评为“2008年度世界机械500强企业(跃居409名)”